探索
EXPLOE
如何防汛:利测雨雷达系统
发布时间:2024-10-05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水深68米,流速78立方米/秒……”8月8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嘉州水文测报中心苏稽水文站,工作人员在控制室点击鼠标,就能遥控双轨电波流速仪执行水文测量任务。与此同时,控制室内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河水流量、平均水深等数据。

  “工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或用手机遥控机器。”嘉州水文测报中心主任杨显川介绍,如今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他们可以更好地开展水情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等工作。

  水利测雨雷达系统、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今年防汛关键期,这些能够“上天”“入水”的“黑科技”如何助力打好防汛攻坚战?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智能设备提升水文监测精度

  8月8日,在四川省眉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洪雅水文站的河道旁,工作人员将搭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无人小艇放入河道。无人小艇在河中游弋,不一会儿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就将河流水深、断面图等传回。

  “除此之外,眉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新增视频水位检测系统、固定式雷达波测流系统等,提升水文监测精度和效率。”眉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副主任李琴介绍,已投用的视频水位检测系统能够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水面波动,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时计算出水位等数据,有效避免传统人工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固定式雷达波测流系统利用雷达波束的反射原理,可快速准确测量河流流速,为洪水预警、水资源调度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这些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都很高,大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汛期河流一旦超过警戒水位,借助这些设备我们就可以更快获知相关信息,为群众转移避险提供更充足的时间。”李琴说,“这些设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分析水文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