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人类世”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4-12-11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19世纪中期,许多地质学家提出将现在所处的时代称为“人类的时代”(Anthropozoic era),其他科学家也提出了许多类似的想法和名称。1873年,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安东尼奥·斯托帕尼(Antonio Stoppani)在一篇论述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评论中首次使用了“灵生代”一词,他声称人类的活动是“新的地球力量,其力度和广度可与地球本身的力量相媲美。”1922年,一位名叫德日进(Teilhardde Chardin)的法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首次使用了“智慧圈(noosphere)”一词。他将地球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岩石卷,由无生命物质构成;第二阶段为生物卷,地球上出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而智慧卷将是地球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个词准确地描绘了人类智慧对地球的影响。1936年,苏联地球化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Vladimir Vernadsky)在一封信中也使用了“人类圈”一词。依照德日进和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提出的概念,现代科学家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词,来恰当地表现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20世纪末,这一想法越来越受到关注。1992年,科学和环境气候变化作家安德鲁·拉夫金(Andrew Revkin)出版了《理解全球变暖预测》,书中他用到了“人类世”一词。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研究大气化学和平流层臭氧损耗问题时,荷兰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深入地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这项研究也让他摘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鉴于对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这颗星球的亲身经历,2000年,在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国际岩石和生物卷计划第41号通讯中,克鲁岑联合生物学家尤金·斯托莫(Eugene Stoermer)正式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建议将当前的地质时代称为“人类世”,以反映人类活动在地球地质结构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更改地质年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第四纪年代的修订为例,在经过了长达60年的争论,国际地层委员会在2009年才最终完成了对其的修订。因此,从提出“人类世”的那一刻,克鲁岑和其他科学家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2002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保罗·克鲁岑的文章《人类的地质》(Geology of Mankind),他在文中写道:“人类世可以说从18世纪晚期就开始了,科学家通过分析极地冰芯中的空气成分,证明从18世纪晚期起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就开始不断增长,并且人类对地球产生了清晰可辨的全球性影响。”此后,“人类世”一词陆续出现在了一些备受瞩目的期刊杂志上,如2002年的《水产科学》发表了《人类世的河生动植物质量》一文,2004年《土壤和沉积物》杂志发表了《人类世的土壤和沉积物》社论。

2008年2月美国地质学会的杂志《今日美国地质学会》发表了英国专家简·扎拉斯维奇(Jan Zalasiewicz)领导的团队(包括二十多名伦敦地质学会地层委员会的成员)的一个研究报告,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关于“人类世”概念的重要的研究报告。

2009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专门成立了一个“人类世”工作组(AWG),以考察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是否满足正式开创一个新的地质时代的标准,简·扎拉斯维奇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负责人。除了保罗·克鲁岑,这个工作组的成员还有英国地质调查局的迈克·埃利斯(Mike Ellis)、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史家雅克·格吕内瓦尔德(Jacques Grinevald)和中国科学院的安智胜等。

2016年8月29日,AWG在南非开普敦国际地质大会上提交了“人类世”应该作为正式命名的地质年代的报告,并发布了“人类世”成为地质时代的12个条件。目前获得最高票数的金钉子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的钚沉降。AWG还要花2-3年时间来确定最佳金钉子,提交给ICS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能够得到ICS的支持,并最终获得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的批准,就意味着“人类世”可以正式成为地质史中的一个“世”。

不过,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人类世”工作组的格吕内瓦尔德表示:“我们都感觉到这个工作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层研究,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领域和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