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雄蜂”无人侦察机失败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22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按照该机的放飞海域、侦察地区、坠落地点的位置等估算,光是直线长度就有四五千千米,加上执行任务时它还要在目标区上空盘旋几圈(这种高速无人机的转弯半径非常大),因此,抵达云南上空时,其总的飞行距离已差不多达到D-21B无人机的航程极限了。最终,该机因燃油耗尽而摔进了云南的热带雨林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绝非“雄蜂”的归巢处,527号D-21B无人驾驶侦察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降落”?

是承担此次秘密间谍任务的美国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有误?还是这架D-21B的耗油率比其他的“雄蜂”无人侦察机大?

或是它自己晕了头,跑偏了方向,绕了远道?正确答案也许是后者。从517号D-21B无人机首次出阵便不知回返,愣头愣脑地一路前飞,直至失去踪迹的情况判断,此款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的导航系统潜伏着很大的故障隐患。由于20世纪60年代时,人们还没掌握基于卫星通信系统、GPS 导航定位系统、数据链系统的无人机超视距遥控技术,当时的远程无人驾驶侦察机主要采取程序控制的方式飞行。

“雄蜂”被母机发射出去后,主要靠它自己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指令活动。位于后方的技术人员虽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无线电遥测/遥控系统改变无人机的航迹,但如果距离过远(二百千米之外),他们就很难实时掌握其行踪和控制它的状态了,即使发生了失误和事故,亦搞不明白真正的缘由。

因此,洛克希德公司根本没办法及时发现和找准问题,也就谈不上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了。参加第4次间谍活动的527号D-21B无人机在返航时,其机载惯性导航系统等装置有可能存在着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测量方面的毛病。

若原始参数的精度没达到要求,领航计算也就不可能准确,因此,其航向指示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且没及时根据磁罗盘和其他参考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正)。随着航迹的延伸,累积的误差不断加大,这架无人驾驶侦察机自然会越飞越偏,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远。

结果,它没能抵达指定的回收海域,而是跑到了位于大陆腹地的中国云南省,并在西双版纳上空烧完了航油。失去动力(甚至电力)的527号D-21B无人机在最后阶段很可能发生失稳、失速、失控的情况,于是机头一偏,扎向了地面。

由于该机的燃料箱基本上已空空如也,因此撞入茂密的树林时,其机体没有发生剧烈的爆炸或被余油焚毁,虽然有多处严重的破损,但总体而言,其残骸保存得还算完整。527号D-21B无人机从天上掉下来不久,空军驻云南的指挥机关便接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报告:在西双版纳的一处密林中发现了一个外形奇怪的飞行物残骸,不知是导弹还是飞机,但肯定与美国佬有关。

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我驻云南的边防部队与民兵一起,把事发现场封锁、保护起来。随后,北京方面派来了一批专家和科研人员,经过现场观察和对残骸的分析,他们认为该飞行物正是美国研制的绝密产品-D-21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这个意外的收获当然要好好地加以利用。在当地驻军和民兵的协助下,他们把这架无人机的残骸拖出了密林,并运到北京,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

“雄蜂”的下场鉴于“前辈碗”计划组织复杂、成本过高,加之D-21B超声速无人侦察机的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在实际的特务行动中未能取得多少预期的成效,从而失去了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的信任,最终该项目被打入了冷宫。美国的军事和情报机构权衡再三,不得不于1971年7月停止了用D-21B对中国大陆实施的间谍活动。

绝密的“前辈碗”工程就此寿终正寝。就技术水平而言,这种用钛合金打造的“双三”无人侦察机无疑属于那个时代顶尖的航空产品之一。该机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绝佳,至今都没有多少同类飞机能够望其项背。而且,一架5吨级的小型超声速飞行器,最大设计航程竟然能够远达5500千米,确实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成就。那么,如此先进的一款无人驾驶侦察机为何会迅速失宠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雄蜂”采用了大量的、当时属于最高水准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如哥特式前缘双三角翼、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翼身融合体结构、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程控飞行系统、自动程序导航系统、先进照相侦察设备等等。由于这些技术过于高精尖、指标过于高大上,其身价自然也非普通的无人机能比。“雄蜂”的身价极为昂贵,其“出场演出”费也令人咋舌。如果把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合在一起,每架D-21B型无人侦察机的全寿命周期费用高达550万美元(该机的寿命极短,只能一次性使用),执行4次间谍任务起码要目睹“雄蜂”20世纪70年代末,笔者在某机械厂的机加车间内,曾见到该厂为某单位制作的类似D-21B无人机的缩比吹风模型,并对这款“双三”飞行器新颖的气动外形、独特的气动性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给人的感觉是,这个金属模型的设计、加工、检测、验收都要比普通的飞机吹风模型更复杂。例如,它的内翼段前缘呈拱形,其展向各个翼型上下表面的等百分比点之连线并非直线,而是平面弧线,且每条弧线均不相同。在检查、测量翼面的加工精度时,不能用一般的钢板尺等测量工具进行直接的比对和查验,必须选择别的特殊方法对它们进行检测。

再加上该机采用了翼身融合体设计,翼根部位的等百分比线甚至变成了立体的双弧线,要想准确测量机翼的各个点、面在经过车、铣、刨、磨、锉、镀等一系列工序后的制作精度和公差数值,就更麻烦了。当然,这一切在已实现了数字化设计、数控化加工的今天看来都不算什么难事,但20世纪60年代有能力搞出像“雄蜂”这样的高速无人侦察机的国家还真的不多,囿于技术条件、基础材料、动力装置、电子系统、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限制,那个时代要想研制一款如此复杂、先进的高精尖航空产品,在技术上确实很不容易。我国的科研部门既然已经得到了D-21B的残骸,当然不会只是看看而已。

测绘这架无人机,并制成缩比模型,进行一系列的风洞模拟实验,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要想了解对手,必须全面掌握其能力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应对的战术技术措施。而进行完整的摸底式的吹风实验,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此而获得的相关数据、曲线、资料可用于准确地估算其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当然,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也可作为我们的技术贮备,供研制类似的军、民用航空器时参考。烧掉2200万美元的公帑。

如果加上在此之前进行的“标签”和“前辈碗”项目的投射试飞(总计21次),整个研发、试验和使用所消耗的资金,在当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其次,D-21B的能力虽然超群,但品质太差,机载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多多,不知何时便会冒出一个致命的故障,常常导致无人机一去不归。

花了那么多的钞票,投入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搞出来的东西虽然非常亮眼,但却好看不好用,实际结果是一无所获,“前辈碗”项目不死才怪。1973年,D-21B型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被迫退出现役,结束了它们短暂而不光彩的间谍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