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承华夏
节气,蕴含着华夏悠久的传统文化。陶瓷,同样承载着我国数千年历史文明。研究表明,节气与陶瓷自古就撞出了技术与艺术的火花。陶瓷作为历史文化载体,从远古时代就烙上了节气文化的印记。节气不但对陶瓷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而且还赋予了其艺术灵魂。那么,陶瓷是如何体现节气之美的呢?
节气对陶瓷形成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就已出现原始陶器,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磁山等地发现了原始陶罐和陶釜。
据推测,早期先民普遍采用柳条编制或木质盛器,以盛水或装食物,为使盛器表面致密还涂上了黏性湿泥。炊事过程中,人们偶见湿泥与火焰发生反应后烧成结实的致密体,由此发现了土与火的关系。这种偶然现象不会经常出现,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将近2000年,然而早期出土的陶器却远不如中晚期丰富。原因就在于,早期先民对自然界四季变化了解较少,诸如环境温度、燃料种类和品质,乃至不同地域及季节泥土性质都不太了解,导致技术差,成功率低,陶器烧制纯属“碰运气”。随着烧陶经验的积累,人们根据季节气候适当调整燃料数量,调整窑炉形制和结构,采用不同性质泥料配合使用,开创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彩陶盛世。
东汉是我国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重要时期,瓷器烧制技术成熟,节气对瓷器稳定烧制具有重要意义。战国时期《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表明人们已经把节气和地理环境看作陶瓷稳定烧制的先决条件。
早期瓷器烧造地,主要位于江浙地区古代吴越,即著名青瓷窑口——越窑。越窑窑址依山傍水,植被茂密,气温湿润,非常有利于瓷器稳定烧成。相比之下,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无法保证高温瓷器的稳定烧成,因而东汉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以烧制陶器为主。
赋予陶瓷灵魂,节气功不可没
隋唐时期,瓷器烧造技术日益成熟,南方窑炉形制的演变以及匣钵等窑具的应用,让北方也能烧造出品质精良的白釉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从而,节气对陶瓷烧造的影响降低,瓷器质量上升,瓷器的应用在各阶层逐渐普及。
然而,节气对瓷器物理品质和艺术特征仍有着一定影响,特别是贡瓷和官瓷,由于对瓷器品质和艺术效果的要求极为苛刻,使节气成为能否赋予陶瓷艺术灵魂的关键。历史上对烧造季节较为依赖的贡瓷和官瓷品种众多,如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北宋汝瓷、钧瓷、官瓷、建盏等。其中以唐五代越窑秘色瓷最为传奇。秘色瓷是越窑唐晚期烧造的精品瓷器,为吴越钱氏王朝贡瓷所用。晚唐陆龟蒙所著《秘色越器》有言:“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表明越窑工匠通常会选择在秋天开窑,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时机,烧制具有“千峰翠色”艺术效果的秘色瓷,体现了古代工匠对节气环境的独特理解,以及虔诚遵循“自然道法”的思想。
对于一般窑口而言,古代工匠通常会选择春夏秋三季从事烧制工作,而冬季则为休窑时期。除了冬季寒冷环境和植被的凋零不利于陶瓷烧制外,人们也在利用这个时间为来年的稳定烧造做准备。
以精湛艺术之美回馈大自然
随着历史的发展,宋之后瓷器烧制工艺迅速发展,火照、扣烧、组合窑具等技术的发明使得节气不再是左右瓷器烧制的重要因素。但不同节气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丰富瓷器艺术提供了大量素材。
中国自古有“藏礼于器”的说法。《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其实,瓷器除了作为礼器以外,作为文化载体,也同样承载着社会主流的审美思想。工匠们以瓷器为载体,在瓷器上贴塑、绘制不同季节的山水、植物、动物、花卉等装饰,将节气文化与陶瓷相结合,创造了大量艺术作品,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内心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愿望。如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碗,将冬季三种植物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人文精神;明永乐青花把莲纹大盘,则描绘了夏季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莲花;明天顺青花缠枝牡丹纹长颈瓶,则将春季盛开的牡丹作为元素进行装饰;而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则采用了不同季节的代表花卉为元素进行装饰,可以看作是古代传统节气文化与陶瓷相结合的代表作。
丰富的节气元素装饰赋予了瓷器以精湛艺术之美,实现人们的审美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基础教研室专业教师、工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