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对阿特拉斯蓝蝶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其染色体数量高达229对,远超其多数“近亲”所拥有的23或24对。阿特拉斯蓝蝶是目前已知染色体数量最多的多细胞动物。该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人类对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也可能为抗癌研究提供新线索。
阿特拉斯蓝蝶分布于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东北部的山区。尽管此前科学界已推测其染色体数量可能极高,但直到这次基因组测序才得以确认。相比之下,在英国常见的近亲物种普通蓝蝶仅拥有24对染色体。
在大约300万年的演化过程中,阿特拉斯蓝蝶除性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在DNA结构较为松散的区域发生多次断裂。同样的遗传信息被分割成更小的片段包装,导致染色体由最初的24对逐渐增加至229对。
一般认为,如此极端的染色体变化可能对物种生存不利。然而,阿特拉斯蓝蝶成功演化存续数百万年,至今仍生息繁衍。目前其种群数量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气候变化、雪松林破坏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科学家通过将该蝴蝶与其它蝴蝶物种进行基因比对,可进一步识别哪些基因在演化过程中丢失或保留,从而揭示更多蝴蝶生物学机制,深化对进化规律的认识。此外,研究极端染色体结构也有助于理解人类癌症中的染色体重排现象,为开发抗癌新疗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