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层层阻截——空气净化器的防御和捕获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16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打开家里的空气净化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指示灯变为红色。设定到自动挡,净化器的风扇开始高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一个小时后,传感器的指示灯变成蓝色,风扇进入低速旋转状态,净化器安静了下来。

传感器的指示灯指示的是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包括“PM1o”"PM25等不同直径的粒子。过去的半个世纪,科学家从流行病学、毒理学和生物医学的角度,证明了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的危害。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在雾霾迷漫的城市里,开辟一小片不受大气污染影响的健康、安全的“微环境”。

空气净化器的前世今生

空气净化器源于消防用途。1823年,查尔斯·迪恩(Charles Deane)和约翰·迪恩(John Deane)发明了一种烟雾防护装置,可使消防队员在灭火时避免烟雾侵袭。1854年,约翰·斯坦豪斯(John Stenhouse)发现,在空气过滤器中加入木炭可以过滤掉有害气体。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开始研究放射性物质。他们需要研制出一种能过滤掉放射性有害颗粒的装置,保持空气清洁,使科学家可以安全呼吸。于是HEPA过滤器(下文将具体讲到)应运而生,并应用于实验室和医院。

1963年,空气过滤系统在德国首次进入家庭,同年,美国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20世纪70年代,家用空气净化器开始普及,用于过滤有毒气体、花粉等过敏源。此后,净化范围迅速拓展,不仅能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还能去除细菌、病毒、灰尘、霉菌孢子等。

臭氧是很好的空气杀菌剂,但臭氧本身对人体有害。20世纪80年代,静电空气净化器和负离子发生器在市场上热销,但是这些净化器会产生臭氧,而臭氧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到了21世纪,净化器被设定了严格的臭氧含量限值。

2003年,当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亚洲蔓延的时候,香港医院管理局开始寻找能清除这种病毒的空气净化系统。不出所料,大多数净化器未能达到要求。这推动了滤除细菌和病毒的净化器的研发。

如今,空气净化器越来越多元化、普及化,还加入了许多新的科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