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KEPU
新疆棉花高产的科技密码
发布时间:1899-12-30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12月的天山北麓,农田已覆上一层厚厚积雪。历经大半年劳作,农户进入冬闲期。但新疆精河县茫丁乡东庄村农民周忠亮却没闲着,总有村里甚至外地的棉农前来“取经”。   今年周忠亮种的棉花迎来大丰收,以亩产743.6公斤的成绩创下全国高产纪录。当被问起棉花高产的秘诀,周忠亮总是笑着说:“其实没啥秘诀,专家让我干啥我就干啥,都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不仅是精河县,今年新疆多个区域棉花产量再创新高。新疆棉花连年丰收,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500万吨以上,连续7年占全国棉花产量80%以上。高产优质的新疆棉花,离不开以种业创新为引领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选育“全能型”品种   今年10月,在新疆轮台县的一处棉田里,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农科院经作所”)科研团队自主选育的棉花品种“源棉8号”,迎来大面积示范后的首次测产。   专家组对1万亩试验田抽取3个样点进行实收测产,每个样点50亩。结果显示,每亩棉花平均产量为564.1公斤,实现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目标。   产量并不是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品质。“好的品种对棉花高产贡献率超过35%,对品质提升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新疆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新疆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李雪源告诉记者。   李雪源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选育出突破性棉花品种“源棉8号”。该品种集早熟、高产、抗病、优质、宜机采等优良性状于一体。今年,该品种加入新疆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百千万”高产示范田创建,并创造了棉花量质协同提高的全国纪录。   近30年来,李雪源带领团队培育出20余个多功能棉花品种。除了“源棉8号”,“新陆中78”等品种已逐渐成为新疆主导种植品种。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对棉花品种的抗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疆力图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加速选育“全能型”新品种。依托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启动了一批棉花育种领域科研项目。   针对“源棉8号”等优质品种,新疆启动“棉花品种重大农艺性状解析与分子设计育种”项目,面向全国科研单位招揽英才,组织优势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品种重要农艺性状,开展品种改良,进一步提升品种的衣分和抗逆性。   “生物育种技术有助于推动经验育种向智能设计育种转变,能有效缩短育种周期,使育种技术朝着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李雪源说,有了生物育种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发挥种业作为农业“芯片”的关键作用,为棉花高产优质增添助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新疆种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手,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品种选育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不断提高新疆棉花品种选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