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真菌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餐桌上美味的菌菇汤,还是拯救了万千生命的青霉素,亦或是药店里名贵无比的冬虫夏草?
真菌凭借着自身多样的代谢能力,几乎存活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下至岩石表面的地衣,上至切尔诺贝利报废的反应堆芯。
真菌是一种精通“诱惑”的生物。以松露为例,这种真菌会散发独特的味道,吸引动物将其吞下,并经由动物的粪便得以繁衍。更多的真菌则选择释放化学信号,“勾引”植物与之共生。但并非所有真菌的诱惑都是互利的,人们可能很难想到,有的真菌竟然会主动狩猎,这些真菌只要“监听”到线虫散发出的化学信号,就会在0.1秒内为其套上绞索,或是通过毒素猎取。
对于真菌复杂独特地下网络的介绍。人们餐桌上那些被切成一片片的多汁蘑菇多数都出自真菌露出地表的部分,但这些部分只是庞大菌丝体网络的一小部分。当真菌的孢子落到适宜生长的表面时,一根根菌丝将会分散开来,在泥土中爬行,寻找自己的“表亲”,当它们的菌丝触及自己的同类时,融合就开始了。伴随着菌丝间的相互黏合,菌丝体被纳入了另一个更大的网络之中,成为了真菌复杂地下网络的一部分。
这些纷繁错乱的连接让人着迷的同时也令人困惑——在黑暗的地底,这些没有神经的真菌,是怎么做到以最短的路径相互连接的?在解答这个疑惑的过程中,借由对菌丝体的研究与模仿,科学家们开发出了“黏菌算法”,这个算法至今仍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超过90%的植物选择了与真菌共生。色半透明植物水晶兰很早就失去了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能力,但它又是怎么存活至今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植物学家。直至1960年,植物学家发现,水晶兰可以从周边其他植物身上获取养分,其营养通道很可能就是那些深埋地底的菌丝。既然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是如此常见,菌丝又在地底形成了复杂的网络,那么,这一网络是不是也能为其他植物供给养分呢?这一猜想经由实验证实,被提炼为“木联网”概念。与真正的互联网一样,这一由真菌构成的“木联网”不仅能够传输水分与营养,更是植物之间的信息通道,“当人们与这些植物互动之际,也就一直在和菌根网络互动。”
菌丝体所构建起的网络,是由一个个孢子各自独自成型,随后又合为一体而成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这些由真菌构成的地下网络,或许并不仅仅是植物与植物间的“木联网”,也是地球的信息网络。真菌的网络每天都监测和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土壤的成分、植物的健康状况、水质的优劣、其他生物的活动……或许终有一日,这种种信号终将被人类破解,解读出地球的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