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采煤沉陷区浮床水稻
发布时间:2024-10-05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科技日报讯 (记者洪敬谱 通讯员王斌)近日,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安徽省淮南市,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评估显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河能源”)全国首次试验的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浮床水稻获得成功,第一批早稻已完成头茬收割,亩产约280公斤。

  淮河能源在安徽省内的煤矿位于华东腹地、淮河两岸,因长期开采煤炭而形成的沉陷区呈现出“下沉深度大、沉陷范围广、稳沉时间长、地下水位浅、积水占比高”等特点。近年来,淮河能源与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实施“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水面打造成“漂浮式绿色稻田”,拓宽采煤沉陷区耕地找回途径。

  淮河能源资环部生态修复监管高级主管蒋忠利介绍,“漂浮式绿色稻田”位于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凤栖湖公园西北侧采煤沉陷积水区,试种面积为50亩,包括纳米膜模式18亩,种养模式30亩和浮筒模式2亩,试种水稻品种6种。该项目于今年2月完成立项,3月底完成项目招标,4月启动现场试验,5月完成水面载体铺设、同步开展水稻育秧,6月完成水稻移植。

  淮河能源资源环保部专家陈晓辉介绍,该项目是企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的一次探索实践,通过把下沉的土地重新“抬”出水面,不仅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也是沉陷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生动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