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见过的?上传图片试一试
+
* 上传图片后会自动进行搜索
* 请上传不大于4MB的图片
探索
EXPLOE
播放速度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她让未来提前到来
发布时间:2024-12-03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在建筑设计这个领域,基市上是男建筑师的天下,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和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然而,一位女性却异军突起,夺得建筑界的“奥斯大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建筑领域最高荣誉奖顶的女性。更出奇的是,这位建筑师的个性喜怒无常、特立独行,被同行称为建筑界的“女魔头”。

“女魔头”十年纸上谈兵

这位“女魔头”就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个富裕家庭。在20世纪60年代的巴格达,很多女性甚至没有工作的权利,而11岁的哈迪德却立志要做一名女建筑师,她把自己房间的设计风格弄得十分怪异,还亲自带领工人进行改造,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

1972年,哈迪德考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师从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求学期间,哈迪德开始对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产生了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为什么不能超脱现实?

在哈迪德的人生词典里,没有“中庸”“四平八稳”这样的词,她的性格体现在建筑设计风格中。哈迪德讨厌“循规蹈矩”的直角和直线,对“不合规范”的锐角和曲线格外偏爱。在她的设计中,几乎什么线都要拉斜了、掰歪了,而恰恰在这倾斜歪曲中,她找到了一种动感和美感,更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未来感,仿佛是天外来客。这样的作品,在当时被人们认为太过疯狂而不予采用。1983年,哈迪德参加了香港“顶峰俱乐部”的竞标,她那如同“炸裂”般的设计图在第一轮初选中就惨遭淘汰。多亏日本设计大师矶崎新慧眼识珠,使其方案起死回生,从初审淘汰中拣了回来,并在之后一路“逆袭”,最终获得一等奖。然而,这一博得美誉的设计方案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依旧停留在方案阶段,没有成为正式的建筑物。

之后的10年里,尽管哈迪德被认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设计师,绘图作品很早就已经很出名了,但是却陷入了“纸上设计师”的魔咒中:人们总是觉得,它们太前卫,不属于现实世界。哈迪德被看作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建筑师,确切来讲是一名“艺术家”或一位“学者”。她直到43岁,都没有真正建造过什么东西。这对于一位建筑设计师来说是很不幸的。

流动的建筑——天魔之舞

哈迪德职业生涯的转机出现在1993年。这一年,她得到一个机会——为德国魏尔市的维特拉家具厂设计一个消防站。这是哈迪德第一个变成现实的作品,也是这个星球上曾经有过的最特别、最漂亮的消防站——整座建筑仿佛是一支纸折的飞镖,倾斜的几何线条,传达出消防队快速而时刻准备的精神。哈迪德把入口的雨棚拉出了一条极其大胆的斜线,从悬挑的尖角顶端到根部长达12米。建筑墙面基本上都是倾斜的,体现出动态美。就是这样一座小小的消防站,很多设计师会因为工程太小而不屑一顾,却成为哈迪德实现建筑梦想的第一步。这座消防站设计得如此成功,以至于建成没多久,就改变了它原本的用途,被改成艺术展览中心了。这个刺破蓝天的尖角设计,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规则,而被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功能追随形式”改写,也就是说,外形可以成为王道!

越来越多的客户叩响了哈迪德事务所的大门。哈迪德跻身明星设计师的队伍,越来越多打着“哈迪德”标签的建筑开始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如梦幻一般,充满了未来的元素。

哈迪德设计的苏格兰格拉斯哥河岸运输博物馆,流动的曲线形外观,巨大的反“Z”形屋顶,仿佛是河水中的波浪,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银光闪闪、光彩夺目,在沿岸枯燥的风景中异常显眼。这样的建筑,给人的印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一切都在闪烁、冲击和流淌,凝固只是瞬间的。

哈迪德被称为“女魔头”,她的“魔”,在于她的天马行空,任由一支画笔在思维空间里自由挥洒,放任视觉想象,不受建筑力学和材料的限制。在她那里,不是建筑形式依附于建筑力学和现实材料,而是后者为她的奇幻建筑造型服务,一切都以想象为中心。

她的“魔”,在于她的很多设计甚至违反地球引力,好像是外太空的建筑突然降落到了这个星球,又好像是未来的建筑提前几十年面世。

她的“魔”,在于完全摒弃建筑美学中的对称、均衡、轴线、秩序,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做各种组合,传达出一种动力感和空间感,坚持在看似无序里创造妙趣和规律。

当技术的进步可以让设计师的大胆想象成为现实,人们更愿意看到异想天开的设计,哈迪德的建筑恰恰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她的设计中有很多未来的元素,特别是对传统几何形状建筑的反叛和独特的流动形体风格。

扎哈·哈迪德于2016年3月31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5岁。英国媒体称,她将成为每个建筑师,特别是女性建筑师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