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科幻电影之旅
发布时间:2024-12-14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rleykuthrick)是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他后面的绝大多数科幻电影导演,都受到他的深刻的影响。曾在三大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保罗·安德森说:“你努力做完某件事时,往往发现,库布里克以前已经完成了。”

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他的电影博大深刻,题材丰富,他表现出来的对技巧的掌控和对精确的极端追求,都是为了把他头脑中的创作,在影像上准确地表现出来。因此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电影评论家和哲学家。

《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风格如此迥异的电影,通过这部影片,库布里克将掀开科幻片的新篇章。他在该片上所做出的努力,取得了如此大的决定性的成功,直到现在还对很多的电影艺术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他的影响远不止此。

让我们开始漫步于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世界吧!

库布里克之前的科幻片

自从有了电影艺术,作为类型片的一种,科幻片以比较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现在大荧幕上。其代表作品有1902年乔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法国)执导的《月球旅行记》,还有1927年弗里兹·朗(Fritz Lang,德国)执导的《大都会》。

从一开始(1900-1950年),科幻片既有对科学进步和成就的颂扬,也有对原子弹的恐惧,或者是外星人的入侵。科幻片可以让人们的各种奇思幻想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这类影片,虽然具有创新性和发明性,有时还是高质量的制作,但由于制作成本高昂,因此比较稀少且分散。

在20世界50年代,那些反映对冷战的担忧、时空怪物和想要控制世界的疯狂科学家的影片一个接一个地推出,有的成功,有的则不成功。大众和评论界都很少追随并指责这些影片太偏向年轻人口味,致使科幻片的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们对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公共环境问题的关注,科幻片摆脱了以前偏好的那些题材的束缚,开始有了一些高度。终于,一部将满足所有这些期望的影片诞生了,那就是《2001太空漫游》。

《2001》科幻大片的崛起

人类的起源和演变,一块神秘的黑色石板,一些宇航员与一台疯狂的计算机对抗,与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触,影片甚至在总计超过8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对白。

1964年,库布里克正如他所说,要致力于拍一部“著名的优秀科幻片”。所有人都表示怀疑。当时,科幻类型的影片在电影院已经濒临死亡,影片大多内容肤浅、没有大的野心和抱负,电影特效也往往差得不值一提。

库布里克想要改变这一切。他希望打破科幻类型影片的一些常规,拍摄一部成年人也喜欢看的作品,既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娱乐性,也能对现状进行真正的哲学反思:“我是谁?”“人类是什么?”“人类的作用是什么?”“宇宙之外有生命吗?”

库布里克也注重审美,他不想拍成一部低廉的电影,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找来了全球知名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认真思考创作出既新颖又让人信服的特效来。

由此,他成功地开发了一些新的拍摄方法,如“运动控制系统拍摄法”,通过设计一些适当缩小的模型,用来放置他的镜头,并借助改进后的升降机和支撑臂等新技术,让摄像机移动起来更加方便自由(比如在太空飞船漫步的一组镜头);此外,他还向一些行业里的科学专家请教,以使他的影片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由于他的不屈不挠,他甚至还得到了一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航天拍摄的新型的特制镜头。

库布里克在这部影片里似乎对人类身份的特殊性提出了疑问。特别是计算机“哈尔9000”(一个渴望成为人类的人工智能)和“发现一号”飞船里的宇航员(一群在日常重复性的任务下逐渐沦为了“机器”的人类)之间的对抗。而整部影片对白很少,故事主要通过画面来叙述。画面完美至极、构图经常是对称的,用以强调人的双重性。

这部影片描写了一个悲剧,反映了人类命运不可抗拒的一面。一开始机器都运转正常,随着剧情推进,机件都不可抗拒地失去控制,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一切。与其把一切答案都告诉观众,库布里克更愿意给观众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观众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寻找答案,这样就给大家留下一个回味无穷的谜团。影片的主题,比如人类的本性、智慧,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总是一些紧跟时代的热门话题。

库布里克曾说:“你可以自由地去思索关于影片的哲学含义和寓意,而这种思索表明影片已经成功地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不想给出一些条条框框来指导观众对“2001”的准确解读,因为这样,观众就会因为害怕自己抓不住要领而不得不顺着我的思路去理解。"

影片中的音乐也堪称天才般的经典。他用极端的优雅之美让画面升华。在这部影片的配乐上,库布里克采用创新性的手法,运用已有的经典交响乐曲,而没有采用原创性配乐的做法,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精彩效果。

大导演们集体向库布里克致敬

曾经受到前辈导演影响的库布里克,现在轮到他成了很多人获得灵感的源泉。《2001太空漫游》中对于人类开拓宇宙的探索和预言,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本性之间冲突的探讨,即使如今看来都显得新潮与超前;《发条橙》作为影史上最早关于人类精神领域探索的作品,其中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和演绎,成为电影中的典范;《闪灵》探讨了家庭关系、人类内心恐惧和人性阴暗;《全金属外壳》是对于战争和历史发展的反思;《奇爱博士》是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对技术的无限依赖的讽刺。可以说,库布里克将电影作为工具,把电影可以承载的深度和广度都利用到了极致。他在电影史上烙下自己的印记,并且产生了一大批模仿者。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美国)常说,如果没有库布里克,他永远不会拍摄像《第三类接触》和《E.T.》这样的影片。后来,他又完成了库布里克的遗作《人工智能》。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美国)在其执导的《阿凡达》与《终结者》中,对技巧的掌控和表现多元性的宇宙,雷德利·斯科特(RidleyScott,英国)在其执导的《异形》里的缓慢节奏和恐怖氛围,以及《银翼杀手》里的堪称惊悚的人机对抗,均明显地受到库式作品风格的影响。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英国)能否成为下一个库布里克?《星际穿越》上映后,很多人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审美特征是他俩的共同点;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同时还能在好莱坞精英阵营中保有标杆的地位,也凸显了他俩相同的能耐。

诺兰曾经多次提到《2001》对他的影响:“《2001》拥有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宇宙与生命及人类的关系。说实话,我现在还依然不敢说已经将《2001》完全看懂,我需要再看,去寻找其中更为深刻的那些部分!”谈到库布里克时,诺兰说:“库布里克总能冷静地用最适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库布里克没有让电影这件事情更复杂,而是尽量做到简洁,但达到的效果反而会很好。”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肯定需要多次观看才能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因为影片巧妙地让观众自己去思考。诺兰具有库布里克一样的驾驭大制作的气魄,二者将宇宙当成抒写的画板,轻松地跨越多维度的空间,同时穿插着人类的进化和自省。虽然是科幻片,但诺兰像库布里克一样,致力于严谨的科学性,他周围聚集了一些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帮助他写剧本。

通过他们的电影向库布里克“致敬”的导演还包括:执导《消失的爱人》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执导《灵师》的保罗·安德森(Paul Anderson)、执导《亡命驾驶》的尼古拉斯·雷弗恩(Nicolas Refn)、执导《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执导《皮囊之下》的格雷泽(Jonathan Glazer)、执导《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等等。

从大的技术形式,精确到一个细小的镜头,他们从不忘记讲一个故事,触及宇宙的庞大和人类的反思。这种深刻的、成熟的和现代的科幻片,终于可以因得到影评人和影迷们的青睐而向世人炫耀了。它既面向大众,也面向经验丰富的老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