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周日的下午,一位准妈妈正在做放松准备,她在读一本书。但是在她举起双脚前,她将耳机放在隆起的肚子上,她的孩子正在里面长大。她在Pod上选了一首歌,然后按下“播放”键。当这位准妈妈躺下时,她隐约听见一支莫扎特的奏鹏曲正从放在肚子上的耳机中传出。她想到正在播放的莫扎特的音乐将增强孩子的智力,就开心地笑了。根据她所有的妈妈级朋友的心得,倾昕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宝宝更聪明。
进入孩子耳中的音乐有可能提高孩子的智力,但是孩子需要真正挖掘出音乐的妙处,这一说法被称为“莫扎特效应”。这项并不严谨的推断源于1993年的一项研究,研究将倾听莫扎特的音乐同更好地解决折纸或迷宫等空间任务联系起来,但持续时间仅几分钟。[根据对美国罗格斯大学分子和神经科学中心婴儿学习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加布里埃拉·穆萨基亚博士(Gabriella Musacchia)的采访。]问题是,媒体却错误地报道了这项研究,称倾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聪明。那为什么不让孩子早些接触莫扎特呢?比如从婴儿开始。
“父母常常会设法让孩子拥有某种优势。”穆萨基亚博士说。她称,其他研究者重复了这项研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婴儿是神奇的学习者,特别是在音乐方面。单纯地聆听音乐可能会让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得更好,但这无法保证孩子上一所好大学。”她说。
听音乐与学外语
那么,音乐对正在发育的大脑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穆萨基亚博士说,主动地演奏音乐或演唱是更好的训练大脑的方法。“演奏音乐时,大脑调整为处理倾听任务模式,大脑的学习机能得到促进。你演奏越频繁,你的大脑越强壮。”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载的穆萨基亚针对成年音乐家的研究,29名听力和视觉正常的音乐家接受了测试,超过一半的受验者在5岁前开始演奏乐器,且每周练习3~4次,坚持超过10年。
全部受验者头戴装有电极的帽子聆听声音,观看发出声音的视频:一个人说“da”,大提琴演奏G调。电极测出大脑活动,供穆萨基亚和同事分析大脑对这种刺激的反应,看看音乐家的大脑和非音乐家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率是否相同。正如穆萨基亚的推测一样,音乐家对声音和视觉提示的反应要更快些。穆萨基亚称,这说明音乐家的大脑有更强的“可塑性”或者形成新神经元连接的能力。这些通路可以通过音乐经验进行塑造。
那么,这种能力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例子就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特别是在成年后。“音乐家可以更好地接受非母语组成的会话。”穆萨基亚说,“他们的大脑可以鉴别重要的声学特征,而非音乐工作者则很难听出其申的区别。”
婴儿也是如此。儿童对音乐的处理能力可以转化为语言学习的技巧。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婴儿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他的学习和沟通技巧也会得到提高。[根据对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音乐和思维研究所负责人劳雷尔·特雷纳(LaurelTrainor)博士的采访。]“语音富有韵律感,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韵律。”穆萨基亚说。比如,1岁大的婴儿会开始倾向于选择他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最多的语言和音乐。更重要的是,在婴儿的大脑中,用于处理传入的声音的主要部分是听觉皮质,这也是发育中的大脑转换音乐和语音信息的地方。“对于语言,你听到一个声音,你的大脑将它指向一个在一句话中有意义的词语。对于音乐,你听到一个声音,你的大脑将它指向一首歌中的一个音符。”穆萨基亚解释。换言之,大脑是在处理类似的任务。
摇篮曲和童谣正是为婴儿的大脑“预热”,让它们为学习说话以及之后的阅读和解决间题做好准备。“音乐创造是大脑的滋补剂,它几乎有益于我们要做的所有事情。”穆萨基亚说,“这是多元感知。”
有效的大脑促进剂
通过调查和音乐的互动,我们还会发现更多。另一项研究是调查音乐如何帮助人们开发社交互动和沟通技巧。特雷纳博士对比以活动为主和以聆听为主的音乐课,发现了两者在帮助大脑构建连接方面上的不同。
特雷纳和同事研究了1岁婴儿和看护者共同上的两种不同的音乐课。其中一种课程是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父母和孩子参与一些活动。互动性更强的音乐课会鼓励孩子和成人一起演奏乐器,跟着音乐移动以及一起歌唱。经过6个月的课程,研究者对婴儿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有一组偏爱西方、有调性音乐胜过无调性音乐。看护者也完成了针对婴儿各类行为的调查问卷。
研究发现,参与互动性课堂的婴儿倾向于做出更多交流式手势,比如将一根香蕉当作电话或者拥抱一个娃娃。“手势预示了语言将如何发展,因此,他们会处于学习语言的较佳位置。”特雷纳解释说,“最让人惊讶的是社交发展上的差别。”研究者称,在互动性课堂中的婴儿笑得更多,其在新环境中更少害羞,这有一定意义。特雷纳说:“如果你回顾人类历史,音乐录音是最近才出现的事物。从历史上来看,看护者会抱着或摇动婴儿,唱歌给他们听,让他们获得多元感知的经验。”她还警告称:“播放一盘音乐CD会消除父母和孩子间的互动,并不会将婴儿的大脑调整到可能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状态。”
因此,在你声称“吉他英雄”的虚拟游戏可以替代音乐课作业前,还是要想一想。穆萨基亚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在荧光屏前演奏可以达到与真实老师互动一样的效果。不过,演奏可能仍然要比单纯倾听的效果要好,真正的‘莫扎特效应’并非是父母认为的那种大脑促进剂。”
作者卡伦。德。塞沃是有20年写作经验的资深科学作者,她的作晶主要面向少年儿童。她除了为《国家地理(儿童版)》等杂志撰写文章,也为美国自然博物馆等机构撰写了许多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