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小屁孩对话建筑学大教授
发布时间:2024-12-09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在中国建筑设计领域,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宋晔皓教授。“70后”的他已经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攻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他的设计和论文在国内外获得过无数奖项。

2015年,宋教授收了一位“00后”小徒弟——当时只有8岁的三年级学生崔皓羽。受父母影响,皓羽从小热爱建筑设计,喜欢摆弄建筑模型。虽然年纪小,对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他却比许多大人懂得都多。

看看下面这段“师徒对话”就知道了。

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

中国的绿色建筑,如果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描述,那就是四节、环保、健康、舒适。所谓四节,是指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环保是指对环境友好,没有不利于环境的排放和影响;健康、舒适则是指有利于建筑使用者的健康,让使用者感到舒适。

崔皓羽在不同的地方,绿色建筑的标准一样吗?

宋教授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同很多专家心目中理想的绿色建筑不见得是一回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标准体系,每种标准体系的组成、对建筑的评定,都不尽相同。例如有的标准是定性的“有无”判断,就是看是否利用了某种技术或者采用了某种材料有的标准是定量的“好坏”判断,就是看某种建筑的具体表现能效高,就得高分;能效低,就得低分。

(中国)古代建筑有没有符合现在的绿色建筑标准的?

宋教授: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这体现了时间差异带来的概念、标准和思考的差异。

实际上,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古代建筑是不公平的。首先,古代建筑没有电力供应及现代设备;其次,很多现代强调的指标在古代没那么重要,甚至也是不存在的,比如容积率、绿化率;另外,古代也没有对舒适度的定量研究和随之而来的标准。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古代没有符合现代标准的绿色建筑。

但是,古代建筑有很多优势是现代建筑不能比拟的,比如,因为没有功能强大的现代设备来对抗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所以古代的房子与自然气候变化的节拍更吻合。很多传统房子的气候适应性非常好,比如窑洞。窑洞是覆土建筑,上面有很厚的土,冬暖夏凉。另外,通过建筑布局可以达到节地节能的目的,比如江浙、徽州一带的内天井、四水归堂,可以将雨水回收、利用;再比如江南的蟹眼天井,通过后院的白色墙壁反射日光,以供书房采光。只是这些手段所节省的能量都缺乏定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