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表面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它和洋流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紧密关系?我们从之前的文章中知道了大自然的气流是怎么运动的:在北纬30°~60°,向北行进的空气在地球自转引起的科里奥利效应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向东北方向行进的西南风,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西风;还有一部分空气向南留回赤道,同样受自转影响向右偏转,形成向西南方向行进的东北风,这就是我们所知的信风。你在南半球也能看到类似的模式,风的行进路线受科里奥利效应影响向左偏转。
风会吹动海水,同时,海水也会受到科里奥利效应影像,北半球的表层海水流动会向右偏转,南半球的表层海水流动会向左偏转。瞧瞧这个迷人的真相吧:在北纬10°~25°,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在东北信风的吹动下由东向西行进,一直到达西边的大陆。在北纬16°的吕宋岛东岸,有一股类似墨西哥湾流的湍急暖流开始形成,它的海水颜色比正常的海水颜色要深,因此被称为黑潮。它一面吸收北赤道暖流,一面携带着温暖的热带海水向极地行进。在科里奥利效应的作用下,它向东北方向行进,穿过日本,在北纬40°左右的日本东部海域与来自北冰洋的寒流亲潮相遇、碰撞,形成北太平洋洋流。冰冷的海水被温暖成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在北纬30°~50°,这股暖流在西风的吹动下,由西向东缓缓行进,一直到达北美洲大陆沿岸。
在北纬50°左右的加拿大卑诗省南部沿岸,洋流碰撞陆地分成两股,一股向北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一股向南形成加利福尼亚洋流。由于汇入了来自阿拉斯加以及更北的寒冷水流,这时的洋流的温度已经明显转冷,也正因此,美国西海岸夏天的气温要比东海岸低(美国东海岸流过的是墨西哥暖流,它输送的是来自大西洋热带海域的温暖海水)。加利福尼亚洋流继续向南,直到北纬30°左右的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海域,在这里,它和赤道逆流相遇,又进入太平洋北赤道暖流之中。
这些洋流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横跨太平洋的“大卷”,沿顺时针方向环形移动(赤道以南洋流的方向是逆时针的),这种移动被称为环流(gyre)。
这个神奇的循环的背后的种种推动力也是后来被人们分析得知,实际的洋流更多样化。早期的海洋学家曾利用编好记号的漂流瓶来研究洋流的运动。他们请船长将定期标有所处位置的纸条放在漂流瓶中扔进海洋,然后在海边的拾荒者会将捡到的瓶子送回来,并告知捡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根据这些情况,第一张洋流图在1847年诞生了。
人们发现世界上有五大主要环流:北太平洋环流、南太平洋环流、北大西洋环流、南大西洋环流和印度洋环流。当然,还有许多小一些的环流和较小的洋流,比如堪察加洋流。堪察加洋流自白令海峡向西南方向流动,紧挨西伯利亚太平洋沿岸和堪察加半岛,最终与北太平洋洋流相连。
这实际是一个有着不同分岔路的“道路网”。海洋生物利用它们发展出自己的生存策略,一些比较大型的海洋生物可以完全在洋流的帮助下旅行和回家。科学家已经发现,美国东南部海岸的红海龟会在夏天孵化出后立即奔向大海,展开一段1.2万千米的独自旅行。它会进入北大西洋环流,最终在6~12年以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这是我们已知的动物王国最长的“旅程”。深海碰到的捕猎者要比沿岸少很多,红海龟需要在这段相对安全的“旅程”中长大,然后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