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具有可遗传的形式,某种基因突变,即基因发生了改变,就能遗传相同的疾病。因为基因可以传递给后代,家族性的疾病会在家族的多代人中出现,因此可以预测。但阿尔茨海默氏症只有1%~5%的病例属于基因遗传,大部分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是非基因遗传的,且疾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它常见于生命晚期,对75岁以上人的影响最大。
1984年,乔治·格雷纳(George Glenner)鉴定出使淀粉样蛋白斑形成的蛋白质,一种被他称之为Aβ的肽。1991年,弗吉尼亚·李(Virginia Lee)和约翰·特洛亚诺夫斯基(John Trojanowski)从神经元纤维缠结中分离出来Tau蛋白。鉴定出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病理学相关的蛋白质是很重要的进步,由此就有特定的标记物来跟踪疾病在大脑中的传播。这些发现引发了一系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研究。
1992年,约翰·哈迪(John Hardy)提出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产生原因,这就是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假说。而后来,由于Tau蛋白病理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中的影响被发现,该理论已被修改。目前有研究显示,AB肽斑块的沉积可能是Tau蛋白的上游机制,Aβ肽能够使Tau蛋白不断病变,而Tau蛋白的病变又会促进Aβ的沉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但是,由于在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基础上进行的临床实验没有获得成功,科学家正在考虑提出该病成因的其他模型。
基于人类因为发生基因突变而造成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理论,科学家开始建造该疾病的遗传细胞和动物模型。1995年,伊兰制药公司(Elan Pharmaceuticals)的研究员展示了一个携带导致淀粉样蛋白的DNA编码的小鼠模型,该小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斑块病理和认知缺陷。
1999年,伊兰制药公司培养的接受免疫的抗Aβ肽的PDAPP转基因小鼠能够防止Aβ肽沉积到斑块中,并去除已有斑块,逆转认识缺陷。不过,2002年对人类进行的类似治疗并没有改善临床症状。
虽然动物模型产生了丰富的斑块病理结果,但是它们最多不过是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模型的一部分。它们几乎没有显示神经元细胞损失或大脑萎缩,也没有显示Tau蛋白病理。另外,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疾病表现似乎只能在人类身上体现出来。与我们人类进化最为相近,并和人类具有相同蛋白质的动物,如猴、黑猩猩和大猩猩,它们年老的个体却没有发展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痴呆症。
其他人类免疫实验和用抗Aβ肽进行的治疗中,虽然去除了Aβ肽斑块,但是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没有得到改善。2016年,科学家对早期人类患者使用了不同抗体,目前仍在分析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