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洲原生种,欧洲熊峰又名黄尾熊蜂。蜂类是田野和森林里重要的授粉者,之前温室蔬果都经农民手工授粉,如今,成千上万只欧洲熊蜂代替了人类去完成这个任务。
蜂类是植物的“红娘”。扎根不动的植物需要帮手将它们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授精,在植物界又称为异花传粉)。需要授粉的植物可以借助风和溅落在植物上的雨水来传播花粉。但最能干的授粉者当属能在植物之间自由移动的昆虫。通过科学计算,全球大约75%的粮食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昆虫授粉。而蜂类作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生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昆虫授粉者。据英国养蜂者协会估计,在英国有70种作物依赖或受益于蜂群授粉。
蜂群的主要威胁来自农业用的杀虫剂(农药)。在2016年伦敦帝国学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作者总结了蜂类所受的威胁。大面积栽培单一作物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中的普遍做法,农民严重依赖杀虫剂来防止作物遭受虫害。然而,使用杀虫剂对于非目标生物(包括欧洲熊蜂和其他昆虫类授粉者)的影响,我们却了解甚少。
其实更大的威胁是农民和食品生产者不相信杀虫剂的使用会导致蜂群数量减少。没有相关证据,很难说服他们通过控制或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来保护蜂群。
而寻找证据也是困难重重。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者将蜂群暴露于杀虫剂中,以研究杀虫剂对蜂群的影响,但这不能如实反映田野里蜂群暴露在杀虫剂下所受到的影响。以实验的方式收集的信息很难说服杀虫剂依赖者,让他们停止或减少使用杀虫剂。除此之外,在田野中进行实验也存在问题。研究者不能控制实验变量,意味着所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准确。万一研究者测试的蜂群飞向了更远的田野,暴露在比实验田浓度更高的杀虫剂下,该怎么办?万一强风吹过实验田导致杀虫剂的浓度下降,又该怎么办?在田野环境下这样或那样的变数不仅给收集数据带来麻烦,还使科学家得出的实验结果千差万别。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挖掘有益于保护蜂类和农业生产的信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者设计了一个混合实验,实验控制了所有的关键变量,且具有可重复性(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实验获得的结果一致)。
他们收集了20个蜂群。每一个蜂群都有数量差不多的工蜂,研究者在每一个蜂群中随机分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欧洲熊蜂们住在大塑料箱中的木质蜂箱里(这控制了天气和天敌等变量)。对照组被安放在周边没有农田的公园里,欧洲熊蜂可以自由地收集不含化学药剂的花粉和花蜜。实验组被投喂了一定剂量的掺入了常见杀虫剂的糖。整个实验持续了五个星期。虽然实验并没有证明杀虫剂是欧洲熊蜂的杀手,但它表明了持续暴露在杀虫剂下将导致蜂群数量下降。对于那些关注授粉者数量下降的人和认为杀虫剂对粮食作物生产至关重要的人来说,这个实验提供了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