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细胞”的第二项技术,是将人工合成蕈状支原体基因组移植入山羊支原体内。为了避免人造的基因组DNA被山羊支原体细胞误认成可以消化的食物,在移入前还对这个DNA链进行了体外的化学“装扮”,让它尽量像山羊支原体原有的基因组。蕈状支原体和山羊支原体基因组的75%是相似的,当在山羊支原体中移植了人工合成DNA后,这些细胞明显表现出蕈状支原体的特性,说明这支占细胞重量1%的人造DNA已经成功控制了新细胞的生长。
从技术上讲,文特尔团队的“人造细胞”只是将支原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人工合成,而构成新细胞的其他成分都是来自已有的生命形式,移植DNA的技术也是早就实现了的。但这项历时15年、耗资数千万美元的研究成果,还是引起了包括生物学家在内的自然科学界以及伦理、哲学等人文领域的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一个现代细胞中完成基因组合成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生命。”南丹麦大学物理学教授斯蒂恩·拉斯姆森(Steen Rasmussen)这样评价该项成果。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分子生物工程教授戴维·迪默(David Deamer)认为,这项研究使我们能更接近生命的起源:“在实验室中创造的这种生命,或许与40亿年前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体是类似的。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则预见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结合文特尔的技术,只需要更加低廉的费用,就能使科学家筛选出重要的产物,比如医药用品、燃料、化学制品,以及新颖的材料。”而这项研究的领导者克雷格·文特尔则这样描述他的“辛西娅”:“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