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地球正在变暖 全球温度升高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4-12-11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这一条是权威的全球温度变化曲线(IPCC评估报告五,2013)。IPCC是由WMO(世界气象组织)和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建立的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1983—2012年的这30年,是过去1600年间最热的30年;

1951—2012年,全球气温的线性变化趋势为每10年升高0.12℃。

1998年,美国等国家的大气、海洋科学家推出了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ARGO(阿狗)计划。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缩写,俗称“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计划在2000—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3000个,以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浮标将检测到的海水温度、盐度等信息发送至卫星。浮标的最大测量深度为2000米,每隔10~14天自动发送一组实时观测剖面数据,每年可提供多达10万个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剖面数据。

ARGO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度、盐度剖面数据,结果发现,海洋出现了很强的变暖趋势,海水里的热量正在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之Hiatus

同样的IPCC气温变化曲线,当我们关注不同时间段的时候,线性趋势会给出不同的变化速率,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IPCC曲线上,画两条趋势线,我们会发现近15年来,温度的变化已经不再那么快。从1998年至今,温度的增长速率为0.05℃/10年,远远小于1951—2012年的增长速率(0.12℃/10年)。

这就是引起广泛争论的全球气候变暖Hiatus(“间断”或“停滞”)现象。“Hiatus”来源于拉丁文“hiare”,意思是打呵欠——一个人正唱着“全球气候正在暖”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打起了呵欠。

细心的科学家还发现,除了1998年至今这个时间段,在1950—1980年,温度增长也变缓,甚至有降低趋势。因此,1998年后的Hiatus并不是首次出现,而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个Hiatus,在学术界和公众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论。

1.热量都去哪儿了?

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根据卫星监测得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地球大气层上层出现了热量不平衡。换句话说,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的热量多于从大气层散逸到太空的热量。可是,如果热量没有消失,又没有作用于使地球表面升温上,那么这些热量又会去了哪里?

2.是“熊孩子”厄尔尼诺惹的祸?

有一种观点认为,引起Hiatus争议的原因,在于观测时间点的选取。在1997—1998年,地球出现了气温短暂上升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1998年成为在气温监测史上异常突出的年份。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INio)现象,又称圣婴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升高,使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导致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降雨量又过多。

许多“变暖停滞”的说法都是从1998年开始分析的。不是变暖在1998年后停滞了,而是1998年这个温度点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冲得太高了。

地球气候一有感冒伤风打喷嚏,十之八九是厄尔尼诺这“熊孩子”惹的祸。

3.是“熊妈妈”PDO惹的祸?

厄尔尼诺平均约4年发生一次,持续期不超过5个月,而Hiatus却已经持续15年了。显然不是“熊孩子”搞的鬼,它可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和耐力。

“熊妈妈”——一个与厄尔尼诺紧密相关的现象登场了,它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指的是在太平洋的气候变化中,具有类似厄尔尼诺但周期为10~30年的一种振荡。这个“熊妈妈”有个西班牙名字叫“拉马德雷”(La Madre),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Stephen Hale)在1996年研究三文鱼产量变化规律时发现的。

“熊妈妈”拉马德雷有两副面孔,一张“热脸”(左侧图,暖位相),一张“冷脸”(右侧图,冷位相)。

当“熊妈妈”现出“热脸”时,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冷,而东太平洋偏暖。当“熊妈妈”现出“冷脸”时,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暖,而东太平洋偏冷。

两张脸以20~50年的周期交替。1925—1946年为“热脸”,1947年至1976年是“冷脸”,1977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热脸”,1998年后的Hiatus期间是“冷脸”。对比Hiatus“绝命第三剑”的“似曾相识燕归来”,“熊妈妈”露出“冷脸”的时候,恰好就是温度升高变缓的时期。把“熊妈妈”近一百年的“变脸图”和地球温度曲线放一起,可以看出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家分析海洋数据发现,当“熊妈妈”摆出“冷脸”的时候,海洋上层热量向深层传输,到了700~2000米的海洋中下层。形象的描述就是:“熊妈妈”一巴掌把热量“扇”到了海水深处。

仔细分析地球吸收的来自太阳的热量,“胃口”极大的海洋(0~700米海水深处)先“吞”下最大的一块(图中淡蓝色区域),700米以下深海“吞”下第二块(深蓝色区域),余下灰色区域的热量融化了冰,橙色区域温暖了大地,最底下的紫色加热了大气层。这张图中纵坐标单位是ZJ(1ZJ=1021焦耳)。

看到这张分配图,悲观的人开始担心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这些藏于海洋的热量慢慢释放出来,对全球气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乐观的人则觉得不需要担心“全球气候变暖”了,因为我们有深海这个“藏热”的容器,再多的热也能藏进这个“大胃王”里。